- 发布人:hgy
- 时间:2025-04-04
- 点击:3
- 来源:
在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背景下,重庆市工业技师学院创新思路,通过深化校企合作、优化就业服务等举措,推动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同步提升。2024年9月以来,学院加强统筹部署,由合作交流办牵头,联动各部门精准施策,累计向长安汽车、吉利汽车、联叁盛光电科技、知道创宇、中国电信等20余家合作企业输送1100余名毕业生实习就业,既有效缓解了毕业生就业压力,又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技能人才支撑。
2024年11月,学校组织105名学生到长安汽车实习就业
2024年11月,学校组织40名学生前往吉利汽车长兴基地实习就业
为进一步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,合作交流办不断夯实就业工作基础,采取一系列强化管理、优化就业服务举措:一是扩充优质企业储备库。2024年以来,协同各产业系,通过实地考察新增联叁盛光电科技、吉利汽车、梦纳美发、潼恩智能科技等20家优质合作企业为学生实习就业基地,并签订《校企合作协议》,为学生提供更多高匹配度的就业选择。二是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台账。每学期从岗位匹配度、合作深度等维度进行全面评估,动态调整合作企业,确保每个专业对口合作企业不少于3家,每个产业系至少与1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。三是完善实习就业管理制度。修订完善《学生岗位实习管理规定》,进一步细化了岗位实习流程、明确各部门职责等,提升实习就业管理规范化水平。四是数字化赋能就业管理。依托学院智慧校园系统,督促班主任做好就业跟踪登记,实时更新学生就业动态,为全面掌握学生就业现状、开展学生二次就业帮扶工作提供数据支撑,提升了工作效能。五是实施“周回访”就业跟踪服务。每周通过实地走访或随机电话回访学生及家长50人次以上,建立“一人一档”就业档案,重点了解学生工资待遇及工作满意度情况、对学校专业培养和教育管理的反馈意见等,为学生提供针对性职业规划指导、优质岗位推荐等个性化服务。
2024年10月,合作交流办协同智能制造产业系、培训部考察重庆隆鑫集团
2025年3月,交流合作办实地走访在重庆磐谷动力公司就业的学生
通过系列举措,学院就业工作实现“双突破”:一是校企合作质效提升。聚焦重庆市“33618”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需求,与重庆市重点企业开展战略合作,校外优质合作企业总数突破70家;二是服务模式创新突破。学院健全完善了毕业生二次就业安置机制,通过对首次就业满意度较低、薪资未达预期的学生建立专项档案,由学生发起二次就业申请,合作交流办实施“学生-企业-岗位”精准匹配,各产业系及班主任联合推介组织,累计帮助180余名学生成功匹配更优质就业岗位,学生及家长均对新工作岗位满意。
下一步,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,与中核集团、江南造船集团、华为公司、京东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,不断拓宽就业渠道,助力毕业生实现更充分、更高质量的就业。